第12章 吃惊

  山中依然热闹,人们三五成群赏月、饮酒作乐,还有几对情侣亲密互动,让单身的吴巨不禁泪眼婆娑。

  “我还是回去研究医术吧。”吴巨叹了口气,避开那些成双成对的人群。

  “为何叹息?”熟悉的声音响起。

  吴巨一愣,转头一看,认出了说话的人:“湘夫人?”

  湘夫人走近道:“看来你很吃惊。”

  “确实如此。”

  两人并肩而行。

  “孤独寂寞让我羡慕别人成双成对,心里满是无奈。”吴巨耸耸肩回应湘夫人。

  “难道你没有亲人或朋友吗?”湘夫人问道。

  吴巨犹豫了一会儿,最终摇了摇头。

  他并非没有,而是不记得了,从原主那里继承的记忆太过残缺。

  湘夫人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如此,不如跟我一起去吧?还是上次那座池边亭子,有茶点和酒水,各家的人都在那里等着你呢。”

  “那真是太好了。”吴巨点头回应。

  两人并肩而行,却保持着一定距离,引得不少路过的人侧目。

  “我觉得你很亲切,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吴巨盯着湘夫人的面纱说道。

  “我以为写得出《水调歌头》这样流传后世的作品,即便用言辞也不会显得俗气。”湘夫人神情自若。

  吴巨想解释自己是认真的,但最后还是没有开口。

  “如果你真是这样想的话,以后就喊我姐姐吧。”湘夫人提议。

  吴巨愣了一下:“不对啊,你怎么这么肯定我比你年纪小?万一我只是看起来年轻呢?”

  湘夫人翻了个白眼,没有搭理他。

  两人前往了上次作《水调歌头》的那个池边亭子,里面此刻坐着十几个人。

  要不是名家、农家、兵家等在中秋前就已经离开岐山,这里恐怕会更加热闹。

  但如今也已经足够了。

  凉亭里坐着韩非、青卢子等人,正在饮酒作乐。

  尽管身体抱恙,青卢子却并未因此忧愁,反而越喝越红光满面,道家的豁达性情一览无余。

  “哟,吴兄和湘夫人来啦。”韩非起身迎接。

  “坐下坐下。”吴巨招呼着大家入座。

  众人纷纷落座。

  “吴兄,《水调歌头》现在已经传遍七国了,很多人都称赞你医术与文采兼备呢!相信这个消息也已经传到了临淄以及我师父所在的那个地方。”韩非笑着说道。

  “不过是些虚名罢了,不值一提。”吴巨嘴上这样说,心里却很高兴。

  之前他还担心词这种体裁在诗赋流行的战国会不会不受重视,现在看来还好。

  “那你什么时候打算创作新作品时一定要告诉我一声。”韩非说道。

  “哪有那么容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啊!”吴巨颇有诗意地吟诵了一句。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话通俗易懂又精彩,不过全篇呢?”韩非摇头叹息。

  吴巨翻了个白眼,“没有完整记得。能记住这两句已经不错了。”

  韩非遗憾地点头,“可惜,以后我也想抄录下来。”

  吴巨无语。

  他下定决心,得尽快弄些纸和笔出来,免得自己偶尔冒出几句后世的诗句,又被韩非这家伙偷偷记录下来嘲笑他的字迹。

  吴巨转头时,注意到湘夫人正专注地看着他。

  “我脸上有东西?”他疑惑地问。

  湘夫人摇摇头,面纱后的嘴角似有笑意。她举杯与吴巨碰了一下,随即一饮而尽。

  吴巨感到奇怪,但并未多想。

  “吴兄弟,这几天看你总待在院子里,不用这么着急。”青卢子劝慰。

  “没事,我已经准备好了,要不明天就手术吧?”吴巨提议。

  “明天可以。”青卢子点头同意。

  韩非好奇追问:“吴兄,这手术到底是什么?我们猜测了好几天。”

  大家纷纷附和。

  吴巨犹豫片刻,决定现在可以说明:“手术这事比较复杂,大致是用刀、剪、针之类的工具,在身体局部做切除、缝合等操作。”

  众人惊讶不已。

  连湘夫人都睁大了眼睛。

  显然,他们都不太明白。

  吴巨苦笑,“比如青卢子前辈的肿瘤,我要先切开皮肤肌肉,找到肿瘤位置切除,再缝合伤口,最后配合药物治疗。”

  他停顿一下继续说:“无论是成本还是效果,都比传统的方法更好。”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终于明白了。

  仅听描述就觉得恐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