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人仰马翻
只能靠卖酒度日。
……
数分钟后,蒙骜返回原点。
然而,他下马后的第一件事,竟是蹲下身,皱眉仔细查看马蹄前的泥土。
“蒙卿,何事?”子楚疑惑地问。
“大王稍等。”蒙骜答道。
他用手指清除马蹄上的泥土,露出了一层薄薄的马蹄铁,泛着金属的光泽。
蒙骜指向马蹄铁,急切地问吴巨:“这就是马蹄声不同的原因吧?”
“正是,蒙老将军果然目光敏锐。”吴巨微笑回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何物?”蒙骜继续追问。
吴巨看向章邯,后者会意后解释道:“这是马蹄铁,用来避免马蹄过度磨损。”
“防止马蹄磨损?”蒙骜眉头微蹙。
“把铁片钉在马蹄底部,定期更换就能大幅减少磨损。”章邯说明。
“钉在马蹄上,马不会感到疼痛吗?”蒙骜不解。
同样的疑问。
章邯解释说:“不会,因为马蹄由角质构成,无痛感。”
“角质层类似人的指甲。”吴巨补充。
“对,角质层。”章邯点头赞同。
蒙骜深吸一口气,点头表示理解。
他激动得连胡须都在颤动。
“若真如此,这简直是天才的设计!”蒙骜声音颤抖,脸涨得通红,却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蒙老将军过誉了。”吴巨淡然一笑。
蒙骜转身,兴奋地对子楚说道:“大王,马蹄铁与马镫都是国家的重要利器!若有此二者,我秦军骑兵的实力将堪比赵国的赵边骑,攻下赵国指日可待!”
“赵边骑?”子楚为之动容。
那是赵国最精锐的军队。
这支队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上代**,即赵武灵王时期。
因赵国长期受到关外林胡、楼烦两族的侵扰,赵武灵王在其在位第二十四年,决定“以胡制胡”,提倡“穿胡服”、“学习骑射”,命令全国弃用长袍宽袖,改穿胡服。
同时废除战车,转而练习骑马射箭,借鉴胡人的优点弥补中原的不足。
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堪称震撼七国、流传千古之举。通过这一变革,赵国建立起一支以骑兵为主的强大军队,国势自此蒸蒸日上,成为唯一能够与秦国抗衡的国家。这支精锐骑兵部队被称为“赵边骑”。
从昭襄王时期开始,白起、王龁、王陵等名将屡次进攻赵国,却屡屡受挫于赵边骑。若马镫和马蹄铁能弥补秦军骑兵与赵边骑之间的差距,那么攻赵之战将变得更为轻松。
听到这一消息,子楚、吕不韦、蒙毅等人皆露出兴奋之色。他们围在章邯的马旁,仔细观察马蹄铁和马镫,连章邯及其侍卫都被吓得不轻。经过一番讨论,众人一致认为这两项发明意义重大:马蹄铁能有效减少马蹄磨损,而马镫则显着提升了骑兵在马背上的稳定性与操控能力,合理运用后,秦军骑兵战力必将大幅提升。
“吴卿,寡人有话要说……”子楚刚要开口,却被吴巨打断。吴巨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带来这些人并非为了隐瞒,马镫和马蹄铁的重要性,作为制造者,我再清楚不过。不过,这份恩情我必须回报。”
子楚听罢,起初满脸疑惑,一个“但”字让他顿时紧张起来。吴巨接着说道:“大王当初赐我令牌,让我平定医家叛乱,这份恩情我一直记在心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因此,这两样东西就当作送给大王和秦国的礼物吧,也算是一点心意。”
子楚听后大为震惊。对他而言,调派几支军队协助处理叛乱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对于当时地位尚低的吴巨来说,这无疑是莫大的帮助。如今吴巨竟将如此重要的发明无偿献出,这令子楚深感感动。
子楚语气坚定地说道:“吴卿的宽宏大量,寡人铭记于心。无论吴卿身在何处,都是我秦国的朋友!”随后,吕不韦、蒙骜、蒙毅等人纷纷拱手致敬。
吴巨嘴角扬起一抹笑意:“这几句话就够了。”
第4章 观摩制造马蹄铁和马镫 离开吴家庄
离开骑术训练场,吴巨带着子楚四人来到铁匠铺参观。
现在的铁匠铺已修缮得井然有序,不再是之前的临时搭建。
老于父子正忙碌地敲打着铁器,叮当作响。
两人配合默契,一个负责马蹄铁,一个专注马镫。
“吴大人!”见吴巨到来,二人面带憨笑,热情问候。
“嗯。”吴巨点头回应,随后转向子楚介绍,“这是打造马蹄铁的铁匠,是一对父子,都姓于,是我们医家指定的铁匠,技艺非凡。”
“吴大人过奖了,我的手艺一般罢了。”老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见过两位。”子楚微微颔首,礼貌问好。
火光映照下,小儿子于少目光落在子楚脸上,嘴唇微颤,忙作揖行礼,“草民见过大王!”
他曾是京畿守备军的一员,见过子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