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韩魏周百姓支持吴巨

  这一切超出了吴巨的预料。他原以为涉及家国存亡,百姓理应与林吾同仇敌忾,至少也会持复杂态度。

  为此,他特意向一位出身周国且同样支持他的医家请教。

  对方笑道:“你可能高估了林吾等人的影响力。”

  在他看来,林吾是个偏激之人,将函谷关之战的失败全然归咎于吴巨,但百姓心中清楚,秦强韩魏弱,他们原本就对韩魏取胜缺乏信心。

  所以,在百姓眼中,绝不会将所有过错都推给吴巨一人。

  百姓朴素地认为,吴巨在函谷关和韩魏做的事并无不同,都是治病救人,怎能算错?“群众的眼睛最明亮。”吴巨感慨。医者点头说:“你低估了吴巨在三国的声望。”他称吴巨的声望仅次于三国之王,甚至可与之比肩。吴巨带来的青霉素救了数万百姓,他们都视他为恩人,刺客之举怎能不激起公愤?

  午时,吴巨亲赴法场,见证刺杀者伏法。铡刀落下,人头落地,他心中平静。若这些人不死,他难安。

  午后,他到洛阳附近的隔离区,受到热烈欢迎。“吴大人,无恙否?”一位老者关切询问。吴巨微笑答:“无妨,多谢。”

  患者们议论纷纷:“吴大人刚遇刺便来探视,实在心系百姓。”“林吾怎会行刺?莫非想让疫病扩散?”“此人绝非善类,恐是敌国 ** 。”“此言有理。”

  林吾自以为是英雄,但百姓痛斥他。他错在选错了目标,若刺杀秦王子或吕不韦,或许会有人敬佩,但刺杀吴巨,只会事与愿违。

  视察完隔离区后,吴巨收获了许多医者和患者的感谢与祝福,内心感到温暖。

  他的此次行程并非为了接受敬仰,而是来认真视察工作的。

  在医者们的不懈努力下,隔离区内已显得安静许多,这当然是好事,因为患者的数量明显减少了。

  “这段时间,患者的数量减少了一半,部分隔离区甚至开始拆除。”魏焕感叹道。

  回想当初人满为患、全国染疫的情景,再看看如今的情形,他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真是不容易。”吴巨深有同感。

  “确实不易。”魏商陆点头附和。

  “第三批青霉素即将生产,如果没有大的意外,这里的疫情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吴巨说道。

  魏商陆赞同:“没错。”

  “我也该回秦国了。”吴巨说道。

  “什么?”两人惊讶地看着他。

  “看什么呢?你们的能力完全能够应对接下来的工作,我继续留下也没有意义。”吴巨说得理所当然。

  “话虽如此,也不必这么着急离开,多待些日子也无妨。”魏焕挽留道。

  “还留?再留下去说不定又得遭遇刺杀,再来个新的刺客,我可承受不住。”吴巨笑着调侃。

  其实他原本是想多待几天,甚至想去韩魏两国看看,但经历这次刺杀后,他已没了那份兴致。

  话题一转,吴巨说道:“秦国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处理,是该启程了。”

  “这样也好。”魏焕点头同意。

  “魏磬就不必跟我走了,年底快到了,在这儿陪你父亲好好过年也不错。”吴巨转向身后的魏磬。

  “啊?”魏磬有些困惑,怎么话题突然转到她身上了。

  “不,还是让她跟着你吧,学艺怎么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魏焕严肃地说。

  吴巨望向魏磬,征求她的意见。

  魏磬思索片刻,说道:“父亲说得有理,我还是跟着师父您比较好。”

  “好。”吴巨点头,未再多言。

  “对了,还有一件事。”魏焕忽然想起什么。

  “何事?”吴巨问道。

  “有不少医者听说你遇刺后十分愤怒,不愿继续为韩魏效力,甚至有人联名写信谴责韩魏王室和军队。”魏焕说起此事时,表情带着无奈与苦笑。

  吴巨听后愣了一下,随即也跟着摇头苦笑:“我回头去跟他们解释。”

  数日后,第三批青霉素成功生产。

  这批药物可以满足韩魏当前及未来的医疗需求,足够支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接着,韩王和魏王给予吴巨丰厚的奖赏,包括金银财宝等,两国希望借此机会与吴巨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但吴巨婉拒了丰厚的俸禄,转而为魏焕和韩商陆请功,并上书建议两位君王嘉奖两国的医者,韩王和魏王欣然应允。

  于是,韩王和魏王大范围地赏赐了所有韩魏医者,虽然赏赐规模不及秦国,但也颇为慷慨。

  ……

  洛阳城西门外。

  吴巨的车队停在城外,五百名精锐近卫随行。

  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合纵计划接近尾声。

  吴巨在洛阳的任务已完成。

  原本他打算去魏国都城大梁和韩国都城新郑拜访韩王和魏王,但经历这次刺杀后,他放弃了这个念头,决定直接返回秦国。

  遗憾的是未能见到孙隐,吴巨到洛阳时,孙隐已经东归齐国,两人未能相见。

&emsp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