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助燃物是什么呢?

  他在黑板上写下“柴火”“火镰”,接着讲道:“燃烧需三个条件:可燃物、火源与助燃物。你们刚才提到的柴火和火绒属于可燃物,火镰即为火源,那么助燃物是什么呢?”

  众人面面相觑。

  汪鱼望向黑板上的“氧”字,试探性地问:“是氧气吗?”

  吴巨打了个响指:“对。”

  汪鱼环视四周,挺直了腰杆,带着几分得意。

  吴巨摊手道:“这听上去或许不可思议,但确实是如此,火焰燃烧依赖氧气。我们可以做个试验验证。”

  “有蜡烛吗?”吴巨问乔晦。

  乔晦应声取来一支,吴巨又随手拿起一只玻璃杯。

  他点燃蜡烛后,用杯子罩住火焰。

  所有人注视着杯中摇曳的火苗。

  片刻后,火苗逐渐变弱直至熄灭,冒出一缕青烟。

  工匠们低声议论起来。

  “蜡烛没烧完为何就灭了?”

  吴巨解释道:“你们看,火焰被封闭在一个空间里,持续消耗氧气,当氧气耗尽时,火焰自然熄灭。”

  “原来如此!”众人恍然大悟,对这一现象充满兴趣。

  “今日真是收获颇丰,学到了与制瓷不同的知识。”工匠们心中暗喜。

  吴巨所做的实验不过是基础教学里的内容,却让工匠们感到新奇不已。

  “好!既然大家都理解了,接下来我们进入实际操作部分,讲解氧化焰与还原焰的区别!”

  吴巨回头望向窑炉说道:“谁来点燃它?”

  “明白!”众人立刻行动起来。

  很快,窑炉内火势旺盛,周围温度飙升十几度,热浪袭人,但工匠们的求知欲丝毫不减。

  吴巨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指着窑炉中的火焰道:“瞧见没?这就是还原焰。”

  他招呼工匠们靠近,让大家俯身观察窑炉内部。

  “就跟之前玻璃杯实验一样,窑炉正在燃烧,消耗氧气却难以补充。通常烧瓷时窑炉会封闭,仅留两处开口,一处投柴,一处供观察。这两处小口进的氧气远不够支持燃料完全燃烧,所以整个窑炉里的火焰始终处于不充分燃烧状态,懂了吗?”

  “明白了。”工匠们点头回应。

  即便知识差距悬殊,若连这样讲解都不懂,那这些人确实该另寻出路了。

  “烧瓷器一般用还原焰,也就是闷烧,但有时也需要氧化焰,因为两者温度差异大,产生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也不同,最终会让釉色发生变化。例如茶叶末釉的烧制,就得用氧化焰。”

  众人频频点头,但听完后却皱眉疑惑。

  茶叶末釉?

  难道又是新釉色?

  众人内心震撼,不虚此行,吴巨展现的技术不过是冰山一角!

  “制造氧化焰很简单,只要让窑炉内氧气充足就行。”吴巨解释。

  “氧气充足?”众人互相看看。

  “总不能全打开窑门吧,那样温差太大。”有人立刻反驳自己。

  吴巨笑着摇头:“当然不是。你们没注意到我加了个风箱在旁边吗?”

  众人愣住,齐刷刷望向窑炉。

  汪鱼问:“那个长条形的?”

  “对。”吴巨点头,“你们没用过?”

  汪鱼擦了擦汗,不知是热还是害羞,答道:“用过,不过当时忘了清灰,几个人凑在添柴口看,结果脸都被熏黑了,后来就不敢碰了。”

  吴巨轻笑一声,接着说道:“那个装置能给窑炉送风,增强火力,相当于一个改良版的橐子。”

  他走近风箱,握住把手拉动,顿时窑炉里的火焰猛烈升腾。

  众人惊讶,随即恍然大悟,明白了它的用途。

  ……

  第447章 火照法

  话说至此已十分明了。

  还原焰便是闷烧。

  而氧化焰则需借助风箱送风。

  工匠们皆有所悟。

  见众人明白,吴巨松了口气。

  恰在此时,饮冰阁送来冰棍,众人边品尝边交谈。

  吴巨咬下一口冰棍,说道:“关于氧化焰和还原焰的问题就说这么多,大家若有疑问尽可提出,不过我这半桶水未必全懂。”

  众人莞尔,吴卿如此谦逊,若他算半吊子,那他们岂非门外汉?

  汪鱼举手问道:“吴卿,我有个问题想请教。”

  吴巨挑眉,他认得汪鱼,这么多制瓷大师慕名而来,瞒不过去,乔晦早已告知此事,并问是否要驱逐他们。

  然而此时正值用人之际,缺的就是有经验的工匠,所以他并未打算赶走这些人。

 &emsp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