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天不生此人,万古如长夜

  “大人,平静心胸,收摄心神。”

  坐在荀彧身上的老管家恒臣,忽然伸出那只浑厚有力的大手,在他的后背用力的摩挲了几下。

  “一场辛苦,又是白忙!”

  荀彧的嘴角带着一缕血丝,抬头望着阴晦的天空,疲态尽显。

  “纵然我在这里,距离江夏千里之遥,可是所走的每一步,还是被周不疑算的死死的!”

  “主公此生最大的过失,就是在还没有统一天下的时候,得罪了周不疑,还让他活着离开了许都。”

  恒臣依旧不停的用独特的手法替荀彧推宫过血,把他胸口的血气抚平。

  “大人,张辽的背叛,你认为这里面可有蹊跷?”

  恒臣久随许劭,又跟了荀彧十年,他的见识和阅历,也不在曹营五大谋士之下。

  “张辽?”

  “张辽若想背叛,早就背叛了,又怎么会等到今天,而且还在斩杀了江东太史慈之后?”

  荀彧疲惫的脸上浮现出带着凄凉却又无可奈何的苦笑:

  “可是当局者迷,偏偏曹丞相必会对此深信不疑……”

  荀彧扶着石头,摇摇晃晃的站起来,转头望着西南江夏的方向:

  “周不疑的阳谋,就在于旁观的所有人都能看得清楚,却又有口难言。”

  “因为具有乾纲独断大权的那个人,如同被周不疑施展了‘障眼法’一般,深迷其中……”

  就在这个时候,东方的旭日,冉冉升起。

  万道霞光,倾洒在泰山之巅,也驱散了弥漫群山的雾气。

  数千从各方赶来赴会的观众,围拢在一块平整的高台四周。

  与其说是高台,不如说是一块天然形成的顽石。

  石台上已经搭好了一处凉棚,棚子里简单的摆着一张半旧的方桌和三把椅子。

  “嘘!”

  “快看!”

  “那就是闻名天下的汝南许劭许子将么?”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是出自他的嘴里?”

  呜呜泱泱的人群,忽然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那个石台上的凉棚中。

  “大人,他……”

  “他果真来了!”

  老管家恒臣只看了一眼,已经激动的老泪纵横。

  他本是许劭的仆人,十年之前奉故主之命留在荀彧的身旁照顾他。

  可是十年来对老主人许劭,时时刻刻无不惦念。

  荀彧寻声望去。

  只见凉棚下那半旧的书桌前,端坐着一个须眉花白,身形短小的老者。

  正是十年不见的月旦评主人,汝南许劭!

  “荀令君!”

  “既然来了,何不上来相见?”

  许劭忽然站立起来,双手扶着桌子,向着石台下的人群喊道。

  声音有些苍老,但依旧洪亮高亢。

  “原来老主人已经知道我们到了!”

  恒臣扶着荀彧,沿着高台旁边修造的石阶,缓步来到了许劭的面前。

  许劭上前挽住荀彧的手,并肩站在台前,望着下面涌动的人海,脸上浮现出兴奋之态:

  “月旦评自从第一届开始,每每都是定在月初举行。”

  “然而老夫年迈,本来不打算再踏入尘世。”

  “可有始无终,不是许劭的行事之风。”

  “因此这次月旦评,选在了月底最后一天,亦是希望借此告知世人,这届月旦评之后,世间再无月旦评,也再无许劭许子将!”

  台下又是一阵喧哗,赞叹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等稍微平息了之后,许劭才继续说道:

  “此次月旦评,老夫将品评当世五大智士,三大毒士,七大战将!”

  “虽是一家之言,但也务求客观公正。”

  说完这几句话,许劭挽着荀彧的手,在书桌前的椅子上坐下。

  这才看了看站在旁边的恒臣,又看看荀彧,展颜笑道:

  “十年了,荀令君消瘦了许多!”

  “此次月旦评能得荀令君亲临,做我的嘉宾,老夫荣幸之至!”

  荀彧连忙站起来躬身行礼:

  “若非先生留下恒臣照顾我十年,恐怕荀彧早已病故多年了!”

  “先生的大恩大德,荀彧永世不忘。”

  他虽然和许劭乃是故交,但要是论年纪许劭要大荀彧十多岁。

  因此为人谦和的荀彧,即便是官阶更高,但感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