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星星之火可燎原3

  血魔宫总坛。

  万灵血池几乎沸腾扩张,红尘劫气化作精纯的“孽源”注入其中,将池中血水炼成近乎实质的魔源精华。

  血魔袁随云高踞于血莲之上,看着无数在劫气催化下,自行畸变膨胀的“血神子”,发出刺穿苍穹的桀桀狂笑。

  “天道灭世,以众生养血神,血海无量,魔道当兴!”

  他主动派遣门下精锐弟子,潜入劫气最浓、死伤最重的废土,捕获强大的枉死怨魂与妖魔残骸,以血魔功炼化吞噬。

  白骨魔宫的禁地“千骸山”亦轰鸣作响,无数白骨自发汲取劫气能量,相互吞噬组合,变成更加庞大扭曲的白骨魔物,拱卫一座由百万生灵颅骨筑成的京观。

  宫主白骨老怪以邪咒催化,京观顶端的魔眼射出冲霄邪光,竟开始尝试反向吞噬周边的劫气旋涡,化为淬炼自身“万魂骨域”的邪异能量。

  黄泉鬼域深处。

  万魂幡猎猎作响,不再只是拘魂炼魄,亿万在劫气中痛苦嚎叫的残魂碎片,主动被吸引投入巨幡之中。

  这些蕴含极端恐惧与怨毒的劫魂,被鬼域修士以秘法祭炼提纯,化作威力远超以往的诡异魂煞!

  他们操纵着由劫难催生的扭曲魂煞,开始有意识地吞噬其他弱小魔门势力。

  魔道各派如噬血食腐的秃鹫,在这末日的盛宴上疯狂抢食、无序扩张。

  劫气不再是阻隔,而是成了滋养魔源的温床;混乱不再是灾厄,是趁机割据掠夺的天赐良机。

  他们建立据点、铸造魔宝,将凡人国度变成血祭场与奴隶营,甚至开始尝试用秘法“收编”劫气催生的原生邪祟!

  大劫之下,万灵凋敝。

  唯魔焰汹汹,逆势而起!

  南荒洲的天空,不再是纯然的污浊劫气,而是弥漫着一种夹杂着血腥、魂哭、骨裂、贪婪等无尽负面情潮的、令人灵魂作呕的暗红气息。

  昔日的魔土,在尸骸遍地的废土之上,竟诡异地焕发出一种浸透了生灵血泪与无尽绝望的“繁荣”!

  大劫如灭世磨盘,碾碎仙骨傲气,逼退妖灵龙威,却唯独在阴邪秽土之上,催生出罂粟般绚烂有毒的魔道花朵。

  姜润月以一己孤勇点燃的星星之火,引动了六大真君的奋力抗争,如同黑暗深处倔强闪烁的光点,成为这末世图景中弥足珍贵、象征着勇气与未泯道义的存在。

  除了这些星星之火外,是广袤沉沦的世界,是避祸逃亡的悲歌,更是魔焰高炽的讽刺寓言。

  妖退于北极之寒!

  龙潜于海眼之渊!

  魔兴于血祭之南!

  天云界的版图,在红尘劫气滚滚浪潮的席卷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方式,被重新绘制。

  当然,红尘劫气的侵蚀不分仙凡、不论正邪,亦不避清净。

  广袤的西洲大陆,昔日佛光普照、梵呗悠扬,万千佛寺如星辰点缀大地,其宁静祥和的佛门净土气息,曾与东方的仙道、南方的魔氛形成鲜明分野。

  然而此刻,这一切皆淹没于无孔不入的红尘劫海之中。

  往日熠熠生辉的琉璃佛塔、洁净素雅的罗汉殿、供奉佛陀金身的庄严庙宇,如今尽被一层油腻粘稠、不断蠕动膨胀的暗红秽物所覆盖。

  此秽物并非污垢,而是高度浓缩的红尘劫气凝结物,贪婪的吮吸着寺庙中历代高僧加持的清净佛力,汲取着信徒残存信念的余烬,污染沉淀了数万年的禅意法则。

  诵经声被劫气中无时无刻不在回荡的诡异低语与怨魂尖啸所取代。

  金身佛像的面孔上淌下浑浊的血泪,白玉石阶生出令人作呕的暗绿苔藓,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檀香,而是一种甜腻腥臭、足以让人心魔丛生的腐朽气息。

  一座座佛门净土,在劫火的焚烧与劫气的浸泡下,正缓慢滑向崩解污化的深渊。

  在劫气最沉重、侵染最早亦最深重的婆娑净土中心,昔日的八宝功德池早已被污秽劫泥重重包裹,形如一颗巨大的、搏动的暗红色心脏。

  唯有那一朵金莲之上,尚有一团暗淡却不屈的金光在顽强支撑。

  正是青禅和尚。

  青禅和尚乃上界罗汉降临,也是佛祖最坚定、最纯粹的信徒。

  劫气初临,诸多高僧或被瞬间污染心神、陷入癫狂杀戮,或被迫施展“封山闭界”大神通与世隔绝以求自保。

  青禅和尚起初亦选择了封闭山门,将真正的婆娑洞天藏于八宝功德池中。

  东洲道门七位天仙逆劫而行的壮举,让他顿悟了佛祖割肉饲鹰的精神。

  于是,他也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

  不退!

  不避!

  以罗汉金身为界碑,硬抗那侵蚀万物的劫气洪流!

  青禅和尚盘膝跌坐于金莲台上,一身素旧僧袍早已染成墨黑,紧贴着他那枯槁却如金石般的身躯。

  他的肌肤呈现出一种怪异的焦黑龟裂状,如同被烈火烧灼过后的千年乌木,无数细密的暗红纹路,仿佛有生命般不断蠕动、试图向内侵蚀。

  这并非法术守护,而是他以毕生苦修凝聚的罗汉金身本源,与劫气进行着直接而缓慢的、消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