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续登场

  今日的宴会不是宋挽星的主场,宋挽星也还是精心装扮了一番。

  将她认为最好看最昂贵的衣服首饰都穿戴到了身上,为的就是要把宋拂衣比下去。

  然而当她路过院子,看到宋拂衣从浮光阁的方向走过来,一瞬间妒忌涌上,忍不住怒骂:

  “贱人!打扮得这么好看,是想艳压群芳吗?可恶!”

  跟在她身后的侍女紫鸢小声提醒:

  “小姐,您别生气,夫人说了,大小姐今天越想出风头,越会因这场接风宴颜面尽失,成为全京城的笑柄。”

  她这么一说,宋挽星怒气稍减。

  是啊,她在气愤什么?

  母亲已做好了让宋拂衣出糗的准备,她打扮得越漂亮,狼狈起来的时候就越难看!

  何况今日大长公主殿下和清河郡主也会来参加宴会,长公主最疼她了,一定不会让宋拂衣顺心如意,她就等着看宋拂衣被踩入泥潭就行了!

  这么想着,宋挽星心里平衡了些,不再去看宋拂衣,径直去了前厅。

  宋泓远是帝师,又在朝中居文官之首,为嫡女举办接风宴,即使是从乡下接回来的,不少贵妇女眷看在他的面子上也都前来赴宴。

  宋拂衣出现在前厅时,厅内已来了不少宾客,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笑风生。

  看到她,有人故作不屑地说道:

  “挽星,这就是你那位从乡下回来的长姐,长这副模样?”

  这些小姐们都以为宋拂衣是个从乡下来的土包子,谁知本人站在眼前,容貌气质都很出挑,反倒让她们相形见绌,不约而同地心中嫉妒。

  宋挽星道:“是呀,我这姐姐几日前才从濉州接回来,第一次出席正式场合,打扮得过于花枝招展了,请诸位姐妹们不要笑话她。”

  杨嬷嬷是沈烬舟院内的管事嬷嬷,曾在宫中伺候过当今的慈太后。

  沈烬舟的母亲在闺中时与慈太后是好友,她去世后慈太后担心侯府的人照顾不好他,于是把杨嬷嬷拨给了他。

  定远侯府送来的衣裳首饰,都是由杨嬷嬷亲自挑选和搭配,既端庄得体又光彩照人,一点也不是宋挽星口中的花枝招展。

  宋挽星故意这么说,其他小姐们嫉妒,也都跟着嘲讽。

  对于这些人的不怀好意,宋拂衣不予理会。

  她走到座位坐下,这时有仆从高喊:

  “睿亲王妃,嘉禾郡主到。”

  府门前,两道身着锦衣华服,贵气逼人的身影走了进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她母亲的好友睿亲王妃,跟在她身侧是睿亲王妃的女儿嘉禾郡主皇甫瑶。

  看到二人,宋拂衣站起来迎出去:

  “臣女参见睿亲王妃,嘉禾郡主。”

  因着母亲与睿亲王妃的关系,她应当称睿亲王妃一声姨母。

  皇甫瑶比她大一岁,从小一起长大,也是情如姐妹。

  虽有这层关系,到底是十年未见了,她是臣子之女,理应行礼。

  皇甫瑶先是惊讶,尔后快步将宋拂衣扶起来。

  “拂衣,你对我行礼做什么?我是你瑶姐姐啊。”

  睿亲王妃也有些嗔怒她道:

  “拂衣,多年未见,你对姨母这么生分了?”

  虽是嗔她,睿亲王妃还是眼眶微微泛红了起来。

  “你这孩子,姨母给你写了那么多信,你为何从不回姨母?让你渊哥哥去濉州看你,也避而不见。这十年你在乡下过得可好?”

  她拉着宋拂衣的手打量,瞧她脸上身形不像想象中那么瘦削,气血饱满,精神气也很足,遂才放下心来。

  宋拂衣心潮涌动,好容易才稳住情绪抱歉说道:

  “姨母寄来的信拂衣都看过的,不想让您在京城为我担心,才没有回,是拂衣的错,请姨母不要怪罪。”

  睿亲王妃道:“正是你不写信,姨母才担心,只能不时派人来太傅府问,这才知道你的一些情况。”

  宋拂衣指尖蜷了蜷,上一世的回忆汹涌而来。

  母亲去世前的四个月,姨母的母亲在江南去世,睿亲王带着姨母和一双儿女前去江南吊唁。

  得知姨母离开京城,母亲没有了这个有权有势的好友庇护,长公主和虞氏利用这个时机,设计害死母亲。

  得知母亲去世时,姨母人还在江南,等一个月后赶回京城,她已被送去了濉州。

  “当年你母亲去世,你也被你父亲送走,姨母心愧自责,没能保护好你母亲,也没能护住你,这些年每每想起那件事,姨母都觉得难受。”

  睿亲王妃也想起了以前的往事,眼中渐渐蓄积起了泪花。

  宋拂衣握着她的手,心中也涌动着复杂的情绪,她深吸了一口气,劝道:

  “姨母,母亲已去世了,活着的人还要向前看,姨母也不必太过伤心了。”

  皇甫瑶也跟着劝:

  “母妃,今日是拂衣回府的高兴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