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

r />   朱厚照眼泪立刻要掉不掉的,一看就是鬼精的,只是鼻子都哭红了,瞧着又有些可怜。

  “等初一的时候,爹直接把他提过来,行不行。”他对着张皇后喏喏嘴,“快去找你娘玩去,看她都不高兴了。”

  小人精眨了眨眼,然后扭过身子举起手来,奶声奶气说道:“娘抱抱。”

  张皇后哎了一声,一脸笑意地儿子抱过来:“真是闹人的小孩。”

  “小孩那有不闹人的。”朱祐樘笑呵呵说道,“我瞧着就挺好,活泼,要是不喜欢,下次再生一个,我们让他文静一点。”

  张皇后嗔怒地看了他一眼,直接抱着小孩直接去内殿玩了。

  晚上睡觉前,朱厚照还抓着他爹的手,嘴里含含糊糊说道:“初一,初一!”

  朱祐樘糊弄着把人打发走,只是没多久看折子的时候,突然发现国子监的林瀚递了折子来。

  他颇为好奇打开,里面赫然是一份国子监改革措施。

  第一就是坐堂问题,要求恢复太祖时候的坐堂,免得学业荒废,质量参差不齐。

  第二请求强化历事制度,争取物尽其用,让真正有用的人能去真正有用的部门。

  第三则是考试问题,要求引进模拟考,增强监生考试能力。

  第四想要稍微提一下老师的工资待遇,让老师能安心教学。

  朱祐樘看完折子冷不丁说道:“今年的这批进士去了各部办事如何?李少卿的那个办法落实的如何了?”

  萧敬笑说着:“听说好得很,吏部那边三十几个进士研究出了一个很厉害的表格,可以直接对照着条件对官吏打分,一下子进度就快起来了,听说还拟了明年具体考核的要求,王太宰看了很欢喜呢。”

  “那怎么不呈上来看看。”朱祐樘好奇问道。

  “说是打算把工作都做好,做一个总结递上来。”萧敬笑说着。

  朱祐樘满意点头:“王太宰如今做事是越来越谨慎了。”

  他想了想突然又说道:“哎,黎淳的一个小孙子是不是就在吏部?”

  萧敬眼波微动,笑说着:“还真是,陛下好记性。”

  朱祐樘听着没说话,过了一会儿又说道:“这个国子监的改革给徐阁老递去,让他看看。”

  徐溥人在阁中坐,差事宫内来,接过折子仔细看了看。

  “这个坐堂和历事的问题动了,可太多人会抱怨了。”丘睿忍不住说道。

  “本就该改了,听说之前工部历事来了一批人,账都算不明白,没用得很。”刘健大嗓门说道,“只是何人能执行,可要有点名气的,才能压得住。”

  徐溥没说话,只是把折子盖上,笑说道:“人选之事让我仔细想想,马上就入夏了,之前刘都御史给陛下递了农事册,之前说先在两广地区试行,今年的夏税可要仔细核仔细了,和去年相比的增加也要算,那个农事册到底行不行可要让税说话。”

  两人见状便识趣推下去了。

  徐溥见人走后这才拿起折子仔细看着。

  国子监乃是人才储备之地,人选确实重要。

  要有韧性,才能不会被琐事劝退。

  要有才气,才能压的住学生。

  还要聪明,才能在办事时不踩坑。

  最好口才要好,才能辩论起来不输。

  他想了想,很快就在折子上写了两个人的名字。

  —— ——

  京城的夏天又闷又热,江芸芸每天上下学都热得不行,顾幺儿及时送上自己的小马,嬉皮笑脸说道:“骑我的马去上学。”

  江芸芸摸着几个月就长大许多的小马驹:“这是你爹给你的,你每天记得带他去外面放放风,别在我们这个小院子里憋坏了。”

  顾幺儿点头:“每天都去的,但是可以借你骑马,然后我再牵回来。”

  “少给我拍马屁。”入了夏后,黎循传更忙了,一回来就喝了一口绿豆水,一脸嫌弃,“你这入了京是一页书也没翻过啊。”

  据说是他们这批进士整理的册子好,陛下有赏,甚至对明年考核的细则也赞不绝口,打算推行出去,打算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请几位进士入宫赴宴。

  黎循传的名字赫然在上。

  顾幺儿一脸警觉地贴着江芸芸,扭过头不去看黎循传。

  “都是你惯的。”黎循传脸上露出一言难尽之色,“顾将军要回京一趟,可别被他抓到了。”

  “我爹要回来!”顾幺儿吃惊问道。

  江芸芸也惊讶:“不是说还在南边打仗僵持吗?”

  “顾将军和总兵官邓廷瓒联合上折,言如今土人为官,心思不正,才会屡有苗民起事。宜改府县设流官治之,方可久安。”

  他顿了顿,露出意味深长之色:“就是你之前和幺儿胡说的那个内容,邓总兵似乎觉得有点意思,吸取了一部分,还对你颇为好奇,打听到祖父头上了,内阁听了,想要顾将军回来细说。”

  江芸芸眨了眨眼:“我就是随便说说的。”

  “那你随便得不错。”黎循传敷衍着。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