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0

/>   “不止是纪修为会这般手艺,他的几个兄弟也会,你们不必争抢,我让他们几个到各个知府去给百姓们修建地龙。”

  叶胥还把让百姓学会修地龙的手艺的做法告诉了各位知府,并让他们照做。

  叶胥还着重阐明了要给这些百姓们发放工钱。

  重点强调:这般寒冷的天气,一天要给三十文,一天一结。

  这般寒冷的天气,能忍着居寒去挣这三十文铜钱的百姓,大多是穷苦人家。

  若非是家中尚且能过得去,谁愿意在这般寒冷的天气出门挣钱。

  叶胥交代完事情后,便让几位知府带着纪修为他们走了。

  临走前叶胥还交代纪姓几位兄弟,让他们看看几位知府是否真的按他的交代来。

  叶胥在任职前已经派人来营州调查这几位知府的为人处世,知晓这几位知府或多或少都接受了当地富商的孝敬。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叶胥心里清楚,但是几位知府收了富商银子的事情叶胥既然知晓了,这件事情就不能这般轻易的过去。

  那些富商孝敬给知府的金子,知府别想准备独吞。

  叶胥虽然并不打算要这些银子,但既然这些银子来的这般容易,那他们就不能全盘接受,叶胥打算让这几位知府从指缝中漏出一些皮毛给百姓。

  营州地处偏远,物价偏低,知府指缝中漏出的皮毛也够那些穷苦人家的百姓渡过这个冬季。

  第129章 等过了这个冬季,叶胥……

  等过了这个冬季, 叶胥再根据这里的地形、地势、土壤等具体情况,想法子让百姓们手里宽裕起来。

  最起码在冬季百姓们能人人买得起碳。

  叶胥怕几位知府抠门的不肯讲自己手中的银子逃出来,便很是隐晦的告诉他们:自己知晓当地的富商去过几人的府邸。

  叶胥对着其中柳城的知府道:“李知府, 不知今年四月份邢成业邢大商人搬着几个箱子去你府中,所谓何事啊?”

  叶胥话音刚落,李知府就想开口狡辩,叶胥抬手制止了他的发言, 接着对建昌的周知府说道:“今年六月份是不是有个名为顾元正的商人弄了一马车送入你的府中, 不知李知府知晓此事否?”

  叶胥说完, 紧接着对绥中的知府道:“郑知府,不知今年三月份是不是有个赵性商人往府中送了几位没人和几箱东西。”

  叶胥说完这话,扫了一眼几位知府脸上的表情,几位知府脸上的表情可谓是精彩绝伦。

  本来,他们这些做官之人,总会捞些油水, 毕竟依靠朝廷发的那些俸禄, 根本不够养活一大家子。

  所以一般的官员,会在在位期间,想方设法的捞些钱财, 毕竟这些都是官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如今却被叶胥这般直白的说出来, 自己却还要乖乖的坐在这里听叶胥这个毛头小子指指点点, 他们几人的脸色都不算得上是好看。

  若是叶胥上报给皇帝, 轻者可能就只是撤职, 重者可能会抄家,毕竟当今天子最是厌恶敛收钱财的官员。

  总之,无论是那种处决方法,他们此生的仕途也就到此为止。

  可叶胥做了大半年的京官, 在皇宫闲暇时期,早就已经把律法吃透了,又怎会不明白朝廷的律法。

  叶胥自是知晓自己将营州这些知府的所作所为上报给朝廷后,这几位知府的下场。

  可现在营州百姓的处境让叶胥不得不暂时放弃这个想法。

  就算叶胥现在写封奏折,等到接替的人上任,也要等小半年,这样花费时间,还不如先让这些知府干着,等叶胥腾出手再整治他们。

  想到这,叶胥话题一转,道:“本官也不是那般不明事理之人,本官同几位知府一样,也有家人要养,再加上上下打点什么的,这里里外外的都需要银子,本官也能理解。”

  叶胥才没有说什么一大家子要养,叶父和叶姆又不是什么及其奢侈之人,就算叶胥自己有两个孩子要养,叶胥自己的俸禄也是足够了。

  更别说叶父还时不时的往府中添钱。

  但为了让几位知府放心的为百姓们做事,叶胥只好这样说。

  在座的几位知府又不知晓叶胥心中的想法,他们只知晓这件事情有回旋的余地。

  一时间几位知府都静静地盯着叶胥,等着叶胥接下来的话。

  都是做官几年的人,他们也知道凡事都是有代价的,他们就等叶胥接下来的话。

  他们只听叶胥道:“那这给百姓修炕的银钱可能就要几位知府自掏腰包。”

  几位知府心想:难不成事情就这般简单。

  若事情真的这般简单,怎么不早说,他们方才还以为自己头顶的乌纱帽保不住了。

  叶胥见众人应了下来,也懒得同他们虚与委蛇,摆摆手让他们先走了。

  毕竟此次叶胥叫他们过来就是因为这个,既然事情交代完了,他们也没有必要待在这了。

  叶胥看到这几人面上装的正经,干的那些事情,他就反胃,让他们赶紧走,眼不见心不烦。

  叶胥身为巡抚,是他们几人的上司,可能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不受叶胥的待见,听到叶胥让他们走,一会儿大堂上就空了起来。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