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书其实也就是先迈一大步,然后再退后一点。

  他就是想让九阿哥在户部多呆一段时间,这个要求不算过分,皇帝就答应了下来。

  九阿哥得知自己要在户部多呆一些时间,感觉有点惊讶,却也挺乐意的。

  毕竟户部这个地方,对他来说是如鱼得水。

  对数字最为敏感的九阿哥,在户部简直太适合了。

  可惜阿哥在一个地方不可能长久呆下去,以后还得转去其他地方。

  比如四阿哥之前就曾在户部呆过,如今是转去了吏部。

  想必过一段时间,四阿哥又要换去别的地方。

  户部自然要参与到运送赈灾银的事情上来,入库需要点算,不可能让户部的人都参与进来,免得走漏风声。

  暂时另外一部分的赈灾银还没找回来,找到这批银两的事就不能透露出去。

  那么户部能用的人就少了,运送的都是皇帝的心腹侍卫,户部这边除了户部尚书和两位侍郎之外,九阿哥就被拉了壮丁。

  苏澜其实也很想参与进来,奈何不行。

  不说她如今的身份,就是真能参与进去,帮户部点算银两引库,九阿哥也不会愿意。

  毕竟在九阿哥的眼里,苏澜柔弱无力,怎么能干活呢!

  她就该舒舒服服躺着,手边有吃的玩的,旁边至少两个宫女手把手伺候,想要什么就得什么才是。

  这种辛苦的活计,还是交给九阿哥自己吧!

  表面上要运送木料,所以白天就是所谓曾家的人在棺材铺面里收拾,另外还给旁边的邻里解释此事。

  邻里才知道棺材铺给转手了,其实心里头还是高兴的。

  虽说每人家里总有白事需要做,这棺材铺的价钱也不算贵。

  但是棺材铺到底还是不太吉利,周围的铺面也就没什么生意,大多就勉强过着。

  如今听闻棺材铺不但转出去了,以后也不做棺材生意,邻里心里自然高兴。

  他们得知棺材铺的店家病了,起不来,那个义弟也不小心摔了腿,两人都继续药费,才会把铺面卖了。

  不过卖给曾家,这买卖也划算。

  毕竟曾家在京城里的口碑不错,给的价钱都公道,肯定不会死命压价,给了个不错的价钱,店家两兄弟也算是运气不错。

  邻里更是高兴曾家人买了这铺面,不管做什么买卖,肯定也能带上周围铺面的买卖好起来。

  不是没人心里嘀咕,怎么那么巧,有人上门闹事,店家去衙门解释,却不回来了,转头却说病了。

  那个义弟前几天看着还红光满面回家来,怎么忽然就摔断腿,这也太巧合了。

  一时两兄弟一起倒霉,仿佛有人故意害了他们一样。

  莫不是有人想抢这个铺面,才会让人用下三滥的功夫把两兄弟给害了吧?

  当然,如果换做其他人买了这铺面,指不定嘀咕的人就要偷偷报官去了。

  不过换做是曾家,加上他们家的名声,众人也就心里嘀咕一下两兄弟太倒霉之类的,很快就把此事放下了。

  铺面换东家很快被周围的人接受,他们收拾木料和搬运出去就十分顺利,谁都没察觉不妥之处。

  只有收拾的人知道,这些表面上是木料,底下全是银子。

  木料重,所以车辙深,银子也就不会被人发现了。

  他们先是把木料顺顺当当送去城外的码头,木料从水运离开那是再方便不过了,根本不扎眼。

  这些船只一半会佯装南下,一半却会绕道去京城另外一个港口,马车把银子用马车送到国库。

  一队马车浩浩荡荡进宫,自然也会引人侧目。

  九阿哥就想了个好主意,跟皇帝提议,对外只说要为皇太后庆生,所以想搭个戏台。

  正好他准备的寿礼就是蒙语戏班子,这点九阿哥悄悄告知皇帝,于是就能对上了。

  九阿哥这边送戏班子,正好皇帝大手一挥搭个更大更好的戏台给皇太后献艺,那是再妥当不过的理由。

  车队上只说是木料,搭戏台子用的,也就能浩浩荡荡进宫了。

  戏还得做完整,内务府那边已经派人做了图纸,还划拉了一片空地收拾起来,准备在这里搭戏台。

  这个地方离慈宁宫不远,皇太后要过去听戏,也不需要走多远,十分方便。

  当然了,唯一的问题就是,九阿哥原本想保密到皇太后寿辰的时候,然后给她一个惊喜。

  如今提早透露了,惊喜就没了,皇太后得知后还是很高兴。

  “小九有心了,这寿礼我提前收下,倒是满心期待起来。”

  皇太后不是不喜欢听戏,却因为听不懂十分苦恼。

  如今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九阿哥这个孙儿可以说是相当贴心了。

  皇帝私下自然告知皇太后缘由,得知九阿哥为了给皇帝办事,才提前把这个寿礼的惊喜透露出去。

  皇太后看着九阿哥就越发慈爱起来,多好的孩子,既孝顺她,又尽心为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