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稳住别浪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们的脸上全都露出惊愕的表情。

  李承乾皱着眉头问道:“父皇封禅结束后,不是还要率文武百官,巡游兖州、济州和齐州等地吗?”

  “为何封禅刚结束,就如此着急返回长安?”

  这种提前制定好的行程,在没有遇到突发的大事时,不会轻易更改。

  而父皇现在如此心急返回长安,恐怕发生了大事。

  内侍省官吏连忙禀报道:“陛下在封禅的第二天患上严重风疾,不仅头痛欲裂,而且还呕吐数次!”

  “除此之外,秘书监颜师古病危,中书令岑文本病重!”

  什么!

  陛下患上严重风疾?

  颜师古病危?岑文本病重?

  当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们的嘴巴张的老大,脸上全都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李承乾急声问道:“父皇现在的病情如何?”

  对他来说颜师古和岑文本病重算不上天大的事,毕竟这两人只是中立大臣,生死对他都没有太多影响。

  而父皇的身子情况,才跟他息息相关。

  要是冒死劝谏李世民的岑文本,知道李承乾是这个反应,恐怕不会替他说那么多的好话。

  内侍连忙回道:“回太子殿下,陛下的病情虽然得到缓解,可一时半会无法根治。”

  他说了这一句后并没有继续往下说,因为关于陛下身子的事情,他不敢过多妄言。

  “呼!”

  李承乾长呼了一口气,他转过头把目光看向杜荷,眼里充满了复杂之色。

  没想到好好的一场封禅祭祀,竟弄成这般模样。

  杜荷语气沉重说道:“太子殿下,既然陛下五日后到达洛阳城,我们这几天也要做好准备才行!”

  “陛下身边有晋王、赵国公、鄂国公和一众文武大臣照顾,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封禅的队伍除了文武大臣外,还去了不少皇室宗亲。

  有各方势力的人在,李世民的安全完全不需要过多担心。

  而且现在各方面都对李承乾有利,要是李世民不幸身亡,李承乾便可赶回长安登基。

  很显然李治和长孙无忌等人,不可能让李世民现在就死去,这完全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好!”

  李承乾点了点头,随后对褚遂良和于志宁等人说道。

  “你们都下去提前做好准备吧!”

  众人尽管内心翻江倒海,可他们也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不能出错,否则会死的很难看。

  于是褚遂良、于志宁和张玄素等人一齐走出来,姿态恭敬地朝李承乾抱拳道。

  “臣遵命!”

  等这帮脸色复杂的官吏离开后,李承乾接着对内侍省官吏说道。

  “待孤手书一封,你稍后将其带去给陛下!”

  大唐亦是以孝治国,李承乾身为人子,必须要在百官面前表现出孝顺的一幕。

  否则他父皇现在身患重疾,他要是没有什么表示,很容易引起文武大臣的诟病。

  关心父亲的话,多说一些总没错。

  就在李承乾奋笔疾书写着书信时,杜荷坐到一侧的软垫上,并且皱眉沉思起来。

  原历史的李世民,就是因为染上风疾和出现各种疾病,在太医医治已经无效后,才乱食丹药,最终导致中毒死亡。

  按照现在的情况看来,李世民一旦风疾不愈,服用丹药也是迟早的事。

  如果不出现其他意外,距离李世民死亡,恐怕也就这四五年的时间。

  这几年除了要安抚好李承乾的情绪,让他老老实实地处理政务外,还得派人盯着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才行。

  就在杜荷深思时,李承乾写好书信又盖上太子印章,随后让侍从将其密封起来。

  “尽快将此书信交到陛下手中!”

  “你再替孤跟父皇说一声,孤十分担心他的身体,让父皇一定要保重龙体安康!”

  内侍省官吏看到太子说话时双目含着泪光,他也深受感动回道。

  “太子殿下放心,下官定会把话和书信带到!”

  随着内侍省官吏的离开,大殿内仅剩李承乾和杜荷两人。

  而双目噙泪的李承乾,其脸上很快也恢复淡然的表情,看起来好像一个没事人一样。

  面对李承乾巨大的情绪变化,就连杜荷都差点惊掉下巴。

  “李承乾对李世民的感情这么淡薄么?”

  杜荷在心里腹诽一声,随后大步走到李承乾的跟前,并弯下腰低声说道。

  “殿下,风疾难以根治,陛下恐怕命不久矣!”

  “这几年晋王、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肯定会小动作频频,越是这种关键时刻,您越要沉住气!”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