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叶厘的确起了。

  他睡了回笼觉,疲倦消了不少,江纪带着鲍北元回来时,他正坐在灶膛前烧火。

  江麦、江芽两个小蜜蜂则是又在过滤豆渣。

  于是江纪、鲍北元洗了手上前帮忙。

  四人合力,很快就将一桶豆渣过滤好了。

  江纪去石磨旁换桶。

  鲍北元站在灶房前,他打量了江柳一眼,心中暗暗赞叹。

  他时常磨糯米粉。

  他知道这活儿有多辛苦。

  江柳一个弱女子,竟真干了半年,真是了不得。

  很快,叶厘将早饭做好。

  江纪就将磨杆接了过来,让江柳去吃饭。

  江柳这次没客气,洗了手去灶房。

  鲍北元也吃过了,他没事可做,就站在棚子下看江纪推磨。

  叶厘有话要对他说,端着碗从灶房出来:“之前,我托生哥给你传话,想让你赁个铺子,你觉得如何?”

  鲍北元一听,不由挠头:“若开铺子,生意可能不如现在好。”

  固定的那些客人已习惯了他送货上门。

  若他开了店,人家可能不愿跑这个腿。

  “可你一个人太辛苦了,要不,你找个帮手?只负责帮你送货。”

  叶厘道。

  “嗯……”鲍北元心动。

  的确,有了炉子后,他一人推着独轮车时,每次都心惊胆战,唯恐摔了。

  若是有个人帮忙扶着,那他能省不少力。

  “那我回去问问生哥。”

  若是这样做半天活儿,一日十文就有人做。

  花不了几个钱。

  叶厘看他应下,也放了心。

  早饭后,江柳喜滋滋的回家。

  得了布料,她们娘仨今日就开工做棉衣。

  鲍北元又想走,江纪、叶厘都不肯,要他再歇一日,彻底无恙了再回县城。

  他无所事事,最后干脆领着江麦、江芽出门割草去了。

  当然,江麦将弹弓挂在了腰上。

  江芽倒是没背大荷包。

  割草快,他们很快就能回来。

  这时,村人知道江纪回来了——江大河穿着兔皮袄子在村中招摇,逢人就夸江纪孝顺,于是这一上午,家家户户都过来坐了会儿。

  他们或拎捆柴、或拎把菜,都没有空着手,但也不贵重。

  礼轻情意重,叶厘不好拒绝,就全收下了。

  期间叶两叶文也来了。

  昨日他们只砍了玉米杆子,还没将玉米杆子运回家,因此,他们来了后,将一条猪后腿放下,没有歇息,立马就赶着牛车下地忙活了。

  中午,叶厘将那个猪后腿全炖了。

  满满一大锅,除了肉,还放了萝卜、豆腐、红薯粉条。

  他手艺好,这一锅炖菜吃得众人头都不抬,裤腰带松了三回也没能吃完。

  余下自是留到晚上。

  午饭后,叶文、叶两又下地。

  江纪本想也去,兄弟俩自是不肯,要他留在家里陪着叶厘炸豆腐泡。

  鲍北元也领着江麦、江芽又出门了。

  上午弹弓未能立功,此次他们仨上山试试。

  这次江芽背上他的大荷包了,他往里装了些枣子,打算饿了吃。

  很快,院子里只剩下江纪、叶厘两人。

  热闹了一上午,骤然安静下来,叶厘站在院门前,瞧着远去的鲍北元、江麦江芽,忍不住伸了个懒腰。

  江纪见状,道:“你先歇着,我来切豆腐泡、大串串。”

  “你没切过大串串,还是我来。”叶厘摇头。

  “嗯……你去瞧瞧我此行的笔记?”江纪指了指堂屋。

  叶厘听了,眼睛一亮。

  是哦,他忘了还有这么一个大宝贝了。

  第66章 还是得异地恋 琐事

  叶厘回西屋, 把江纪的书箱拎出来。

  他在书箱最底部找到了江纪此行的笔记。

  江纪当时走的急,没来得及买已装订好的空白书册,正好鲍北元龚力生送来了一套笔墨纸砚, 江纪便拿里边的白麻纸记录沿途见闻。

  叶厘粗略翻了翻,吓了一跳。

  一刀纸, 七十张, 江纪竟用完了!

  可江纪才去了月余,去掉路上的、考试的八天, 二十天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