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00
msp;“女子读书闻所未闻,江西各级官员在做什么。”他不悦说道。
李广一听,立马说道:“可不是,江西上上下下跟着一个小童胡闹,真是没了体统。”
“让他们停了此事,闹得民间乱哄哄的。”朱祐樘一本正经说道,“自来如此就该遵守,如何能莫名修改呢。”
“正是如此,就跟炼丹一样,讲究的就是阴阳调和,现在女子读了书,可不是阴阳失和,要我说,那个江芸简直是其心可居,这个解元的名头给他带着真是南直隶的耻辱。”李广义正言辞说道。
萧敬眉心微动,突然对着一侧的小太监打了个眼色。
小太监悄悄退了出去。
“想来是年纪小被人蛊惑了。”朱祐樘到底惜才,“到底是神童,要多给些机会的。”
没多久,外面突然传来小太监和太子的声音。
“江芸!江芸!”朱厚照迈着小短腿哼次哼次跑过来了,一把巴在父皇腿边,软绵绵说道,“他的文章呢。”
朱佑樘一脸笑意:“怎么不去看你妹妹啊。”
朱厚照坚持说道:“听说他做了文章,想看,妹妹先不看。”
“都是不干净的东西,殿下可看不得。”李广笑得见眉不见眼。
朱厚照打量着他,然后扭头不理他,眼珠子激灵地在桌子上扫视着,然后盯着其中一本折子,眼巴巴说道:“给我看看嘛。”
“你还未读书呢,还认识字不成。”朱祐樘嘲笑着。
朱厚照坚持不懈说道:“看看嘛,萧敬你给我读读。”
小太子已经好久好久没听到江芸的动静了,寻常人都以为小孩子年纪小,很快就会忘记这个小解元,但谁也没想到小太子对江芸的事情还是格外关注,只要听说他的事情,千里迢迢都要赶过来听一耳朵的。
萧敬看了眼陛下。
朱祐樘无奈:“读吧读吧,真是不消停的小孩。”
朱厚照满意点头:“来,读给我听听。”
萧敬捧起那本折子,恭恭敬敬读起来,小太子还装模作样地摸着小下巴。
“如何啊?太子殿下。”朱祐樘调笑着。
“写得好。”朱厚照一本正经说道,“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而且说得很有道理呢。”
“什么道理?”朱祐樘眉心一动,不解问道。
朱厚照自然是说不出来的,但又不能丢分,只能掐着手指哼哼唧唧说道:“就是很有道理的,爹你仔细读读。”
他把文章递到他爹眼皮子底下,热情邀请着。
朱祐樘无奈摇头,对着一侧的谷大用和张永说道:“把人带下去。”
朱厚照抱着他爹的大腿不走了,一脸沉重说道:“江芸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想找他玩。”
“宫内宫外这么多人,你一个也看不上?”朱祐樘叹气,“怎么还惦记着江芸啊。”
朱厚照一脑袋埋到他爹的腰上,小脸哭唧唧的。
“行了行了,明年就会试了,我瞧着是要回来的,要是不回来,爹下旨要他回来。”朱祐樘一脸怜爱地摸了摸小孩软乎乎的小脸。
朱厚照这才露出下来,蹦蹦跳跳跑了。
“这孩子……”朱祐樘又是高兴又是叹气,“太定不住性子了,今后如何做事。”
李广奉承说道:“殿下可有高皇帝庇护,现在年纪小,爱玩也是正常的。”
“可不是。”萧敬也笑说着,“一眼就能看中小神童,一看就是有祖宗照顾呢,以后这慧眼识英雄的劲可厉害了。”
朱祐樘笑着点了点头,突然看到江芸芸的那份赋,想了想:“这内容哪里好,瞧着都是惊世骇俗之语。”
“小太子年幼还未读书,说不定只是觉得朗朗上口呢。”李广继续给人穿小鞋,“陛下不必当真。”
萧敬却是一脸严肃地不赞同:“殿下有高皇帝命格庇护,怎可当做一般孩童对待。”
朱祐樘跟着满意点头:“我儿的命格确实和高皇帝一模一样,可见是天命。”
李广心中不悦,但还是连忙低头认错。
萧敬见状,一脸怀念说道:“奴婢当年在学堂读书时,早就听闻高皇帝当年是如何一眼找到良相的故事,心中一直遗憾无缘得见,若是今后能在太子殿下身上见到,当真是死而无憾了。”
“是啊,高皇帝的识人目光……。朱祐樘看向手中的折子,话锋一转,“高皇帝说好啊。”
是啊,朱厚照字也不认识,他懂什么。
可他现在信誓旦旦说好呢。
所以,高皇帝又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听说江西的庐山出了一个山神,不少人亲眼所见。
“请徐首辅来一趟。”他合上折子,突然说道。
—— ——
刚入七月的时候,陛下突然要求江西布政使统计江西省这些年的学院科举名单。
袁端听到消息当场笑了起来,九十五岁的老人太激动差点没晕过去。
民间原本沸反盈天的谴责舆论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