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00

  “贵州鱼龙混杂,你怎么想去那里?”江芸芸惊讶问道。

  徐经看了她一眼,随后收回视线,盯着自己的手心,腼腆笑了笑:“想去外面走走。”

  “那怎么去贵州啊。”江芸芸嘟囔着,“那里都是土司,时不时就要起争斗,乱得很,到时候两头为难,左右不是人,多危险啊。”

  徐经只是看着她笑。

  “都尘埃落定了,说这些有什么用。”黎循传打断她的话,“吃肉吧,瞧着瘦了些。”

  “胡说八道!”江芸芸大怒,举起手臂,“我有肌肉了!我已经是一个能骑马射箭的厉害人物了。”

  黎循传看着她粉嫩嫩的小脸,又看着穿着层层厚衣服的胳膊,突然笑了起来。

  祝枝山和徐经也突然大笑起来。

  坐在一旁埋头苦吃的顾幺儿疑惑地看了几人一眼,但不耽误眼疾手快,把盘子上烤好的肉都悄悄夹走了。

  —— ——

  江芸芸开始闭门读书后,顾清和毛澄几人也终于来了。

  他们最近都被调去兵部了,听说鞑靼又犯边境,情况危急,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见到人,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却被告知江芸在考前不再见客,几人深表理解,留下礼物就重新回到官署办事了。

  至于兴冲冲的刘瑾更是吃了一个闭门羹,灰头土脸回去了,小太子没见到要见的人,委屈巴巴地抱着还在吃奶的妹妹放声大哭。

  隔壁马上就要临盆的张皇后听得头都大了。

  “这是又怎么了!”她问。

  宫娥把事情简单说了说。

  “这个江芸……”张皇后对这个胆大妄为的江芸已经没有任何脾气了,只是无奈说道,“快去哄哄,把公主都带哭了,怎么做哥哥的,等人考好试,你就亲自在贡院前把他给我拦下来,请个人还怎么这么难请啊。”

  弘治八年的年一晃而过,黎循传办得简单,只是大家坐在一起一起吃了饭。

  皇后又诞下一个皇子,陛下大赦天下,普天同庆,据说宫门口的烟花要放好久好久,整条胡同里的人都去看烟花凑热闹了,所以小巷中安静极了。

  幺儿自然坐不住,拉着乐山等人就跑出去了,江芸芸和黎循传吃饱了不想动弹,拿了个扶梯上了屋顶,然后排排坐着。

  他们一边吹着冷风,一边看着烟花冲上云霄,耳边是喧闹的欢笑声,眼前却又是一片安静的小院。

  “这次也打算考第一吗?”直到烟花燃尽,手里的暖炉也都凉了,黎循传下屋顶前,冷不丁扭头问道。

  江芸芸眨了眨眼,得意道:“六.元.及第。”

  黎循传并不意外,大笑着:“名留青史。”

  第一百九十九章

  过了年, 所有的日子都好似被加快了,而京城再一次被考试紧张的氛围所笼罩,远道而来的考生充斥着整个京城。

  正月十五过完,祝枝山和徐经就准备启程走了, 他们走的动静并不大, 甚至没有惊动正在模拟考的江芸芸, 只有黎循传赶来码头送别。

  “让他好好考试!”祝枝山依旧乐观, “考个第一来,那我这以后出门可就气派了。”

  徐家已经让徐叔去打头阵, 徐经这次只带了几个小厮和护卫一起出门。

  “只要努力了就好。”徐经小声说道, “不要给他这么大的压力。”

  黎循传笑着点头:“你们以后都要和当地土司打交道,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两人对视一眼,齐齐点头。

  他们这一批的二三甲进士中只有二三十个得以留在京城, 除了一甲三人直接进了翰林院做修撰、修编, 其余都在各部做主事, 譬如黎循传这样的。

  二甲的人中的大部分人在历事结束后被分派去了各处当知州。

  三甲的人除了去做内阁中书、大理寺的评事还有负责各地册封, 传达圣旨的行人, 还有一半的人也都去各地做推官和知县。

  说起这事和江芸也有点关系, 当初顾将军在他的想法下提出贵州和广西等地的改土归流政策,想要同化那些蛮夷, 用经济和文化驯服这些蛮夷,若是一味使用武力只会徒增国库消耗,为此朝廷上下吵成一片, 各有不同的意见,吵了一年多, 最后还是徐首辅力排众议, 决定让这一批进士下放到有土司的地方做知州和知县。

  这一批人下去的目的不是一定要收复土司, 而且去了解当地的情况,已备后续的发展计划。

  扩张,本就是每个朝代帝王都想要做的事情。

  京城中刚传出这个苗头后,徐家一开始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这才让徐经能留在户部,谁知道徐经自己想不开自请要离开京城,打得众人措手不及。

  祝枝山一向是既来之则安之的性格,得知自己去的是混乱的广西梧州也颇为镇定。

  “会照顾好自己的。”祝枝山笑说着。

  徐经也只是跟着点头。

  黎循传看着即将出发的行船,对着两人拱手道别。

  三人齐齐行礼,随后各自转身离开。

  ——看似口中寻常事,终身奇崛辛苦功。

  三位自扬州一起出发的年轻人,终于在今日开始各奔东西赴前程了。

上一页下一页